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 > 正文

今日热文:27、《道德经》逐章评注:十八章

2023-06-29 22:17:01来源:哔哩哔哩

这里稍微打破一下惯例,在前面一次更新的时候,俄罗斯的瓦格纳所谓叛乱事情刚出来,在与朋友聊的时候,我当时就说了《孙子兵法》上《形篇》中的一句话:“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”。这句话历来的解读均不靠谱,原因至少就是不懂句子中的“以”字后省略了一个“之”,并且不懂得“先为”与“以之待”两者是因果关系。放在当下的俄罗斯,在已经完成了巴赫穆特对乌军的绞肉战之后,却迟迟不见乌军的大规模反攻,那么来一次瓦格纳的叛乱内讧就很合理了。我当时担心的是玩这种东方的智慧,俄罗斯可能会玩的不纯熟不地道。

几天时间过去了,到现在这次更新的时候,俄罗斯已经有玩这种东方智慧的味道了。


(资料图片)

另外,这次打破一下惯例,也并非出于炫耀,老子是在哲学的高度解决军事的问题,而《孙子兵法》解决的只是实际操作的问题,两者不可相提并论。就孙子的《形篇》论述的问题而言,老子在《道德经》六十九章有更深刻的论述。只是这里提前点到了。

就本人的追求而言,当我已经推翻了自《道德经》问世以来的几乎所有的解读之后,换句话说,就是当我解决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系统之后,如何运用中国的哲学系统的操作问题,其实也已经是我想要解决的问题了,而解决这个操作问题,《孙子兵法》的重新解读,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标的选择。

以下回到本题。

故大道废,案有仁义(1);智慧出,案有大伪(2);六亲不和,案有孝慈(3);邦家昏乱,案有忠臣(4)。

【注释】

(1)大道废,案有仁义:之前一般解读,道,在此指一种准则。社会的公德、公正等被废弃,才有所谓的“仁义”产生。案有,才有。其实这样解读并不准确。在老子的思维系统中,“大道”是客观的,并非是主观的准则或公德、公正之类,它是社会演变客观必然性或客观阶段性、客观时代性的体现,而一些主观订定的准则或公德、公正之类,甚至法律的订定都是从属于社会演变的客观必然性的。所谓“大道废”就是没有遵循社会演变的客观必然性而另搞一套,即我们现在所谓的“折腾”,犯下“颠覆性错误”,这时候就要倡导所谓仁义了。这一章充分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想:当一个社会大力倡导某种道德仁义的时候,其实也就是整个社会出现阶段性大局问题的时候。

(2) 智慧出,案有大伪:出现了投机取巧的所谓聪明智慧,就会出现严重的大伪之人,与下忠臣相对,也可以理解为奸臣。

(3)六亲不和,案有孝慈:六亲指父、子、兄、弟、夫、妻,这里指家庭关系。不和,家庭矛盾重重。案有孝慈,才会提倡所谓的子孝父慈。

(4)邦家昏乱,案有忠臣:国家陷于混乱动荡,才会出现所谓的忠臣。忠臣:帛书本作“贞臣”。

点评:

这一章又是紧承前面一章,由于客观事物的演变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,能够遵循这种必然性而治理国家,那就是最好的政治,人民根本意识不到统治者的存在,而这就是遵循“道”的做法;这一章把前面一章概括为“以道为大,其余皆次之”,然后接着展开这一章的反面论述“大道废”,老子通过“大道废”之后出现的种种不良后果,最后得到正面结论要“遵大道”。这是老子“正言若反”的典型论述。

标签: